>>点此查看更多内容<<   今天是2025年8月17日  

北京新发地新冠病毒已发生D614G突变 世卫发提醒

  国内资讯   发布日期:2020年7月5日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双击滚屏 打印本页

      当地时间7月3日,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在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实验室研究发现,新冠病毒D614G变异可能导致病毒加速复制,意味着可能增强其传播性。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其实二月份就已发现D614G变异,欧洲等地发现的早期病毒基因序列中就已出现该变异,有研究显示29%的新冠病毒样本都出现了该变异。

      中国疾控中心6月18日发布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主要包括北京市确诊病例基因组序列数据 (NMDC60013902-01、NMDC60013903-02) 以及环境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3-03),这3个样本均采集于2020年6月11日,为近期北京疫情复发的病毒样本。研究人员比对此前数据发现,这3组病毒样本序列均存在D614G突变情况。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于7月2日在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一篇论文,这项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携带S蛋白D614G的SARS-CoV-2突变株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中最普遍的形式,变异后的病毒被证明更具有传染性。
研究人员来自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以及与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疫情小组合作,分析发布于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基因样本。

      研究团队还发现,相比突变前,更高的病毒载量提示D614G突变病毒和患者上呼吸道病毒核酸水平较高相关。但论文同时指出,“我们发现D614G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研究团队还提出,G614突变假病毒与较高的传染性有关,量化分析得出,携带G614突变的病毒颗粒比对应的D614具有明显更高的感染性滴度,增加2.6至9.3倍,或许能解释为何其能更容易在全球传播。


  返回首页 阅读750次

Copyright © 2003-2025 牡丹江众点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牡丹江市平安街解放路新宏基大厦11楼1107室,电话:

黑ICP备16006007号 牡公网安备231000020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