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查看更多内容<<   今天是2025年5月7日  

牡丹江籍世界冠军回乡探亲 与学弟分享成功经验

  牡丹江市   发布日期:2013年4月6日   来源/作者:牡丹江晨报 德健宇 双击滚屏 打印本页

      2010年起,在短道速滑世界杯的比赛中,中国男队异军突起,特别是在中长距离和接力项目中,多次摘金夺银,世界为之瞩目。其中,一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表现尤为突出,不仅帮助队伍摘得两枚接力金牌,而且还两次突破强敌韩国队员的包围圈,获得1000米金牌。这个大男孩就是中国男子短道速滑主力队员、牡丹江籍运动员俞勇俊。

      4月2日,俞勇俊利用短暂的假期,专程回到牡丹江探望领导、教练以及亲朋好友,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采访中,俞勇俊谈到了成长过程、训练、比赛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冬奥会的憧憬。

      成长:13岁开始练滑冰,浑身淤青仍继续

      俞勇俊,1988年出生,从小就爱好体育,在市朝鲜族小学读书时,在滑冰上的天赋就展露无疑,他的滑行动作是全班最标准的,耐力也非常强。

      2001年,13岁的俞勇俊小学毕业后,市体校短道速滑教练潘业福相中了他,要将他带到市体校,没想到却遭到了他父母的反对。俞勇俊说,父母都知道练体育的苦,害怕孩子遭不了那份罪,滑不出成绩不说,还耽误学习,所以想拒绝这份邀请。

      没想到当时仅13岁、爱好滑冰的俞勇俊却告诉父母:“我喜欢滑冰,一定能滑出成绩。”最终,父母尊重了俞勇俊的意见,让他进入市体校、开始了专业训练。

      俞勇俊说,从进入体校的那天起,他就想要进国家队,所以训练很努力。上冰训练时,别人滑三十圈他就滑五十圈;陆地训练时,练习半蹲的姿势一撑就是小半天;模拟训练时,摔得浑身淤青仍继续……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俞勇俊在短短两年内,就将短道速滑所有的基本动作练得非常扎实。他的进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2003年,俞勇俊进入了省短道速滑队。

      坎坷:17岁进入国青队,难以适应被遣回

      俞勇俊说,进入省队后,为了让他快速成长,教练对他采取了不间断的“魔鬼式”训练,这边刚作完力量训练,那边又开始练上冰、耐力。每天他在练习结束后,都要趴在地板上歇半天,才能走回宿舍。有几次,累得都虚脱了,就想放弃,可不知为啥,等睡一觉体力恢复后,又不自觉地走进了训练场。

      那时的俞勇俊毕竟是孩子,一到节假日就想家,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想得睡不着觉,他就一个人偷偷地爬起来,来到滑冰场,用训练消磨时间。父母当时也劝过俞勇俊,让他回家上学,可他却始终不同意,他说:“我一定能咬住,进国家队。”咬住,这一咬又是两年,而且比之前更苦更累。

      2005年,俞勇俊凭借刻苦的训练和优异的比赛成绩,打动了国家青年队的教练组,被抽调至国青队。俞勇俊说,当时他非常激动,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却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盆冷水。

      在国青队,由于对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和气温的不适应,俞勇俊的成绩起伏很大,没能打动教练组。当国青队解散时,他没有如愿进入国家队,而是被遣回省队。俞勇俊说,那段时间,心里憋了一口气,拼命地训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全在训练场上度过。现在回过头想想,多亏那段时间的训练,现在才有机会滑出来。

      成功:21岁进入国家队,摘金夺银成新星

      成功要么不来,要来就凑到一块儿。2009年,俞勇俊终于进入了短道速滑国家队,而真正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进入了主力名单。

      2010至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加拿大站的比赛中,俞勇俊第一次亮相国际赛场就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注意。俞勇俊面对韩国强敌的包夹,不但杀进决赛,而且勇夺1000米银牌和1500米第四名。俞勇俊说,赛前他还在质问自己有没有能力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而赛后,他的自信心一下就提升上去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越滑越好,在第五站俄罗斯站的比赛中,他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

      儿时进入国家队的目标,俞勇俊已经实现,下一步,他将目标定在了冬奥会金牌上。“再有两天,我就回北京,开始训练,备战索契冬奥会了。”俞勇俊说,马上开始的夏训一定会比往常要辛苦很多,因为冬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一定会认真对待,提高体能和技术,把状态调整好,“我有信心,在索契帮男子接力队拿到冬奥会冠军!”


  返回首页 阅读1979次

Copyright © 2003-2025 牡丹江众点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牡丹江市平安街解放路新宏基大厦11楼1107室,电话:

黑ICP备16006007号 牡公网安备231000020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