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幸福书写的答卷海林工作亮点盘点
站在2013年的新起点上,回眸过往,2012年的幸福写在海林干部群众的心里。2012年海林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放缓、土地紧缩等宏观因素影响,全市上下脚踏实地、逆势奋进,各项工作完美收官,向海林人民交上了一份用幸福书写的完美答卷。 翻看这份成绩单,一个个饱含着幸福温度的数字和工作亮点,满载42万海林人民的幸福扑面而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暖意盈怀。 发展模式亮点纷呈 在海林森林食品加工贸易园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该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近尾声。这个项目是海林市创新发展模式,采用局县共建模式建设园区取得的成果,标志着海林市“一区多园”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2012年海林市成功创造出了中小企业园、局县共建和海浪河产业带“三个模式”。海林市坚持“一区多园、跨区飞园”,一顶帽子大家戴,各项政策大家用,与森工局联手打造3个园区,国家级开发区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了中小企业园、柴河工业园、食用菌产业园等5个专业园区,引进项目41个,实现税收3.5亿元,创造了“海林模式”和“海林速度”,省市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外,该市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推行一卡通、一票制、一日游,使海浪河旅游产业红红火火、竞相发展。同时,海林市还通过财政反哺农业,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新建了200栋标准化越冬大棚,反季蔬菜开始抢占国内外市场。目前,海浪河流域旅游、蔬菜2条产业带,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全市“南向推进,跨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产业项目裂变发展 在投资2亿元的南京浦康(徐工集团)建设的工程机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片厂房拔地而起。 为争取这一项目落地,海林市曾七下江南,前后对接洽谈了近20次。正是凭借海林招商的诚意和项目落地后周到的“保姆式”服务,2012年南京浦康集团决定在海林两期并作一期同步建设加快推进。 据了解,2012年海林市在招商引资上推出新举措,组建了5个招商办事处,举办了5次同乡会,招商网络遍布全国,全市外出招商568批次2200人次,对接企业412家。 大招商带来大发展,徐工集团、京煤集团、大唐电力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扎堆入驻,机械加工、食品医药、清洁能源、林木精深加工四大产业,项目总数达到了69个,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浦康机械、农贸大市场、食用菌园区、银锚机械等一批新建项目拔地而起,浦康机械填补了海林市整装机的空白,食用菌园区6户企业连成一片。汇丰、华安、惠美佳等一批续建项目潜力巨大,仅这3个项目,明年的税收总额将达到5500多万元,相当于再建了3户大企业。一批老企业浴火重生,耐力木业、大自然木业、宜家木业3家联手,共同组建了嘉宜美大型超市,打造民族家具第一品牌,前景光明。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海林现在变得真漂亮了,不仅住宅楼建得漂亮,还新建了那么多的公园,我们活动的地方越来越多。特别是晚上出去溜达的时候,感觉到处都亮堂堂的,我们的心里也亮堂了。”住在子荣社区的邹大娘高兴地说。 去年,海林市以“东北一流,龙江领先,中等规模”为目标,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建设城市,努力构建现代交通、楼宇建筑、地下管网、绿化生态四个体系。升级改造10条街路、5个交通环岛、5块电子大屏幕投入使用,欧式韩式一条街、地下商业街启动建设,改造棚户区38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更具现代气息。斗银河景观带完成规划设计,会展中心破土动工,3个公园广场完成拆迁;加快“引绿、引水”进城,移植大树5000棵,绿篱18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建设7处喷泉景观,海林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大气洋气。 据悉,2012年海林市全年投入23.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5亿元,开工建设44个城建项目,是历年来投入最大、工程量最多的一年。 城乡统筹卓有成效 “看着村里其他人进城买楼,早就动心了,我这算晚的了,俺也住上了楼房,你说能不高兴吗?”2012年告别了平房,住上了幸福家园新楼房的柴河镇柴河村居民侯玉芳这样说。 侯玉芳一家的变化只是海林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侯玉芳一家入住的柴河镇“幸福家园”,已入住1300户农民,35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去年,海林市坚持新社区、新环境、新产业、新农民“四轮驱动”,新建“幸福家园”住宅楼28栋,农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质变。老301国道、海长公路、乡镇“精品一条街”全面启动,城乡路网明显改善。新建了农贸大市场和40个食用菌标准化园区,总量达到12.1亿袋,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就业,农民市民化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在城乡统筹上,海林市通过落实新民居与新产业、新农民与新生活、新环境与新形象三个结合,不仅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出行条件,而且还有食用菌产业、民族餐饮、绿色食品采摘等富民产业做支撑,让农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民生投入再创新高 “不说别的,就说这一个月才20元的房租,就给我们的生活减轻老大压力了。”看着40多平方米的新居,双手残疾、靠低保维持生计的新兴社区居民徐贵芳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海林市实施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让徐贵芳拥有稳定舒适住房的梦变成了现实。 据了解,2012年海林市民生投入再创新高。该市坚持民生为大、民生为重,坚决不要群众不得实惠的增长,投入6.5亿元,打出一系列民生改善“组合拳”。高质量完成了19个换热站改造、54栋居民楼保暖、100套廉租房配建、1500户困难群众领到住房补贴等34件利民实事。1044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1500户居民住上了暖房子,1400户贫困家庭得到救助,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 “这个冬天我家的屋子更暖和了。”在海林市白头山小区住宅一区,看着已经完成外墙保温施工,粉刷一新的楼体,住在小区里的李大爷高兴地说了上边的话。 百姓幸福才是真正的民生,翻开2012年海林市的民生账簿,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Copyright © 2003-2025 牡丹江众点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牡丹江市平安街解放路新宏基大厦11楼1107室,电话:
黑ICP备16006007号 牡公网安备23100002000543号